22 February, 2009

第9站:Luang Prabang

Luang Prabang有個很有氣派的中文名,叫「龍坡邦」。它是舊皇朝的首都。其名字來自一尊銅雕的站立佛像,其姿勢意為平定所有紛爭。佛教從印度傳入東南亞,印度教和佛教在柬埔寨和寮國泰國開出了燦爛的花朵。吳哥窟的宏偉是為了成就對神明的敬畏,這儿寺廟的玲珑精致卻是對于神話和宗教的精神寄托,直到今天仍然是歷盡戰亂的寮國人所誠心相信的;相對的,宗教也撫慰了窮困的寮國人。
這是一座隱藏在深山之中的河畔小城,這個舊皇都奇迹般地在戰爭和現代化發展中保留了下來,甚至還维持著原來的風貌。数百年來遠離塵世喧嚣,仿佛想印证其名字般安静祥和。

走入Luang Prabang,就像走入歷史的國度,而且還是王權和殖民之間的歷史。19世紀末,法國將Luang Prabang規劃得井然有序,並將殖民地風情和佛教文化融合在一塊,是這儿的獨特魅力。小城中挤满了大大小小几十座金碧辉煌的大小佛寺,有些古老,有些新穎,還有僧侶居住其中。街上天天都看到披着橘红色長袍的身影。我把参观過的每一間寺院的名字記在我的筆記本上,這儿太多寺院了,幾乎到了三步一小廟,五步一大廟的地步,而且間間風格相似,沒有記錄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去過哪一間。到后來我們干脆以一種隨興的心情到處游晃,學習當地人過著悠閒生活。

Luang Prabang保留了僧侶清晨外出化緣的傳統,他們稱為Tak Bat。為了參與這個盛會,我們起個透早,跑到大街上去。6點30分天光早已透亮,僧侶們赤著腳,托著缽在街巷里穿行,許多人攜帶从菜市場內購買的糯米飯,赤足跪坐在路邊等待僧侶們經過,并將準備好的食物擺入缽中,祈求佛祖保佑。共產党向來標榜無神論,但對於像寮國這樣的佛教國家,人民依然對僧侶鼎禮有加,長年來的教條也無法阻止人民對宗教的感情和付出。

偶爾我們停下來和僧侶們聊天,其實他們的英文都說得不錯,沟通上也不會有太大問題。除了修行外,他們也會接受基本的教育課程,因為當這些年輕僧侶年滿二十歲後,他們便可決定繼續當僧侶,還是重回社會中繼續學業或幹其他工作。僧侶生和不易為,Vang今年21歲,在寺院中學习6年了。每天凌晨4點起床,祈祷一個小時,然后清理寺院,6點30分外出化緣。晚上并沒有規定睡觉時間,只是隔天4點就得起床,否則要被罰打掃寺院或洗碗。平時上課,周末則休息,他有手机,也愛听音樂,就是不能唱歌,因為心中不能有雜音。他其實還蛮喜歡寺院生活,只是不能運動有點困扰,尤其他很喜歡足球。其間看見有位僧侶手中拿著香烟走過,那一刻我和同伴都傻眼了,望著等他為我們解释。他笑笑說其實抽烟是被允許的,但绝對不能喝酒。這真是奇怪的道理。

No comments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