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 March, 2010

歌劇魅影 - Opera Garnier

轉個路線,一出地鐵就聽見悅耳的歌劇音樂。站點景觀感覺也完全不一樣。早起的鳥兒有虫吃,參觀博物院或歌劇院,早到總好過遲到。
我對巴黎歌劇院 Opera Garnier的迷戀源起於《歌劇魅影》Phantom of the Opera這部悲劇愛情故事。1896年歌劇院中央水晶吊燈掉落事件,激發作家Gaston Leroux的靈感,結合歌劇院地下水池及地窖等元素,寫出歌劇魅影一書。故事中才華橫溢卻有著醜陋臉孔而帶著面具的phantom,像幽靈般生活在歌劇院陰暗的地下室裡,溫柔而天真的女高音Christine燃起了他對愛的渴望,瘋狂的愛使他不顧一切地將她劫持,在黑漆漆的暗道和幕布後面與 christine的心上人Raoul展開一場恐怖詭譎,驚心動魄的生死戰。歌劇院不論是外表建築或是內部裝飾如紅沙發、紅布幔和水晶大吊燈等都極盡華麗之能事,然那幽暗神秘和浪漫的氣氛並沒有減少。
進入歌劇院後,一定要去敲敲二樓5號包廂的大理石柱,看它是否空心,曾經容下phantom的黑披風。這部發生在巴黎哥劇院的小說故事,卻由英國人將之改編成音樂劇,在英美各大城市上演,歷久不衰,遺憾的是它從不曾在巴黎哥劇院上演過。

歌剧院有多豪华,在门口就略知一二,富丽堂皇的大厅,华丽的灯饰,阶梯上的大理石雕像,让人错觉自己身在宫廷里。歌劇院誕生於法國的黃金歲月(Belle-Epoque),建於1862年至1875年間正式法國印象派的時代,是巴黎都會現代化的產物。

大廳精采的天蓬畫是由名畫家chagall所畫,上面懸掛一座重6公噸的水晶燈。

掛滿水晶吊燈,如此氣派豪華的裝潢,真會有種身在宮廷的錯覺。

歌剧院内的贵宾包厢,从这儿望向舞台的视野相当棒,整个表演厅以红色系呈现,相当华丽,感觉和很舒适。

表演厅通常开放一间给民众参观,有时会看见场务人员在布置舞台。

歌劇院另外也有內設圖書館兼博物館,陳設各種音樂相關書籍之外,也有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歌劇舞台設計模型。

雖然少了漫天辉煌的金色,唯細膩華麗依舊。

No comments:

LinkWithin

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